金光明經滅業障品第五
事件經過:
佛陀當時正處於正分別和甚深微妙禪定的狀態。在這種狀態下,佛身放射出無量光芒。這些光芒展現了無數佛土的莊嚴景象,照耀到了五濁惡世中 。那些造作十惡業和五無間罪的眾生,包括誹謗三寶、不孝父母、輕慢師長等,原本應當墮入地獄、餓鬼、畜生道的眾生。然而,他們因受到佛光照耀,不僅得到了安樂,更變得端正美好、相貌莊嚴,並因此有機會親見諸佛。
佛光普照的奇蹟引起了震動。帝釋天、恆河女神以及所有天眾、大眾,因感受到這股稀有的光明力量,紛紛來到佛陀面前,帝釋天問道: 修行大乘的善男信女,應如何懺悔過去所造的業障罪過,才能使其除滅?
佛讚歎天帝釋的發心,並教導懺悔方法:
- 策勵自己,以極度恭敬的形式,偏袒右肩、右膝著地、合掌、一心專念。
- 口說懺悔文: 歸命頂禮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以身語意稽首歸誠。
- 坦誠地承認自己從無始以來,因貪、瞋、癡三毒的纏縛,在身、語、意三方面所造下的種種罪業。這包括最重的五無間罪,也包括十惡業、誹謗三寶、欺誑不實、惱害父母等大小過失。懺悔的態度是「皆悉發露,不敢覆藏」。
- 對已造的罪業,誠心懺悔,願其消滅;對未造的罪,誓言永不再犯
- 以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世諸大菩薩為榜樣,他們如何懺悔業障,我也如此懺悔。
懺悔的必要性與利益:
- 緊迫性: 佛陀用「如人被火燒頭燒衣,救令速滅」來比喻,說明犯罪後應立即懺悔,刻不容緩。
- 廣泛利益: 無論是想求世間的福報,還是想求生天的福報(從四天王天到色究竟天),乃至想求出世間的聖果(聲聞四果、緣覺、菩薩、乃至成佛),都必須透過懺悔來滅除業障,這是修行一切善法、成就一切功德的基礎。
四種淨業法門:
佛陀總結了四種能有效對治業障的修行方法,可視為懺悔法門的延伸與實踐
- 懺悔: 至心親近諸佛,對已造的罪業,誠心懺悔。
- 勸請: 勸請十方諸佛轉大法輪,為眾生說法。
- 隨喜: 隨喜一切眾生、菩薩、佛,在三世中所修的一切功德善根。
- 迴向: 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,迴向無上正等菩提,與一切眾生分享。
懺悔勸請隨喜迴向也對應於四種難以滅除的業障:
一者於菩薩律儀犯極重惡
對治: 於十方世界一切如來,至心親近說一切罪
二者於大乘經心生誹謗
對治: 為一切眾生,勸請諸佛說深妙法
三者於自善根不能增長
對治: 隨喜一切眾生所有功德
四者貪著三有無出離心
對治: 所有一切功德善根。悉皆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
本經的殊勝功德:
- 佛陀強調,受持、讀誦、為他人解說《金光明最勝王經》的〈滅業障品〉,其功德無量無邊,遠勝於用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去供養。
- 佛陀更引述自己過去生的因緣: 曾為女人身,名「福寶光明」,因受持此經,蒙「寶王大光照如來」授記,未來當成佛,號「釋迦牟尼」。
- 若有國家能講宣此經,國王、大臣、僧侶乃至人民,皆能獲得無量福利,並得到諸天善神的擁護。
大眾反應:
在聽聞佛陀開示後,帝釋天、梵王、四大天王…等眾,立刻從座位上起來,再次以最恭敬的儀式頂禮佛陀,並發願: 我們都要受持、讀誦、為他人廣說這部經典,依法修行。
歡喜供養:眾等以曼陀羅花散在佛陀身上作為供養,整個世界也因這次說法而產生震動、天樂自鳴、金光遍滿等祥瑞景象。最後諸大眾聞佛說已,咸蒙勝益歡喜受持。
科技世代的省思:
- 佛為帝釋天說: 懺悔 勸請 隨喜 迴向 等四法,就好像對應於於普賢十大願裡的 懺悔業障 請轉法輪 隨喜功德 普皆迴向 (小小的隨喜,功德竟然這麼大! 要常常發自內心對大眾說好棒棒)
- 用一個例子來比喻懺悔可滅除業障: 「種子(因) + 土壤、水、日照(緣) ⇒ 發芽(法)」。你若除去雜草生長的因子、改良土壤,舊的雜草種子失去發芽條件(過去業障無復遺餘);先前未發芽的花種,條件一足,現在就會開花(未得現生而今得生);你若之後定期除去雜草、持續維護環境,未來的雜草就難以再起(未來業障不復起)。透過因緣法,我們了解業障並非絕對的,可經由懺悔(緣)來轉化。
願大家看完都能受持、讀誦、為他人解說《金光明最勝王經》的〈滅業障品〉並在生活中實踐懺悔 勸請 隨喜 迴向這四種法。阿彌陀佛